录取通知书礼盒被高价转卖教育仪式不该沦为商品
发布时间:2025-08-09 10:58:47 次浏览
日前,有网友分享自己收到的中国海洋大学录取通知书礼盒,其中包含一枚水滴形吊坠和四小包茶叶。
据悉,吊坠为水滴形,里面含有来自南极的海水,吊坠下方连接着中国海洋大学的英文缩写“OUC”。不少网友称其为“全网最浪漫的通知书”。茶叶则来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绿春县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定点帮扶县。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吊坠中为南极海水,礼盒内附带有海水鉴定卡,这是学校首次使用南极海水吊坠。
校方以“海纳百川,取则行远”为主题,期待新生以“水”之柔韧涵养智慧,以“海”之浩瀚丈量世界,然而,在登上热搜不久后,闲鱼等二手平台上出现了中国海洋大学录取通知书礼盒售卖的信息。
单枚吊坠标价最高达5000元,整套礼盒标价1800-5000元不等,卖家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单出吊坠的,也有售卖整套礼盒的。还有人开出300元-3000元不等的价格求购,而求购者中不乏声称“买来送女友”的消费群体。
针对此事,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称,学校官方不出售南极海水吊坠,至于二手平台的售卖行为,也非官方售卖。该工作人员强调,骗子可能制假售假,所以要注意识别,不建议高价购买。
近年来,很多高校录取通知书因创意和心意“火”出圈。例如,今年是复旦建校120周年,今年的新生们拿到的每一份都是建校120周年的限定款。
再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打开后,眼前流过一幅长画卷,礼盒内的书灯展开后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的青年奔赴延安的立体画面。
而南方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则是“燃”起来了,黑盒子下方的区域可以直接点燃,点燃后会出现“明德求是,日新自强”的校训。盒子里是一枚火炬,用手机扫描,能呈现出熊熊燃烧的AR效果。
录取通知书是高校发送给新生的重要凭证,兼具实用性和仪式感。每年受到网友们广泛关注的录取通知书,也蕴含着高校对新生的希冀。但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能够发现,买卖高校录取通知书礼盒的并非中国海洋大学这一孤例。南京大学2024年录取通知书礼盒,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外壳标价也从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南极海水历经千年洋流循环抵达学子手中,本是最好的通识教育。但当这滴水被标价5000元时,我们失去的不仅是科研浪漫,更是对“知识无价”的基本共识。二手平台上“可提供录取证明”的字眼,更是暴露出购买者实则是为消费“名校光环”的装饰价值。评论区有买家直言:“挂这个吊坠显得有文化。”
目前在香港,已有高校采用区块链技术对学历文件生成唯一“数据指纹”,这给目前仍停留在传统钢印和纸质防伪上的多数内地院校以启发,买卖录取通知书礼盒一事不妨可以参照区块链学历认证模式,每次打开礼盒前都有一次性独立验证码,并在礼盒内附带个人唯一标识,或可杜绝买卖礼盒现象。
尽管目前平台客服表示,一直以来,平台都禁止用户发布各类违规信息,用多种手段识别、删除违规商品及其变异词,处罚违规用户。但“录取周边”“高校纪念品”等变体关键词仍能触发精准推荐。基于此,平台仍需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加强审核力度,将各种试图借助“暗语”逃避平台监管从而牟取利益的行为扼杀在摇篮里。
录取通知书礼盒本就不应沦为商品,它应当镌刻在求索真理的征程中,而非闲置在二手平台的货架上。正如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所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当礼盒被明码标价,那份本应浸透墨香的牛皮纸信封也失去了它的真正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