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官方网站-KAIYUN畅享生活

评论丨谁在变卖“浪漫录取通知书”?大学情怀不是可交易的社交货币-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评论丨谁在变卖“浪漫录取通知书”?大学情怀不是可交易的社交货币

发布时间:2025-08-10 04:38:08        次浏览

  据报道,近日,中国海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礼盒在网上走红,因其包含一枚装着南极海水的水滴形吊坠,被不少网友称为“全网最浪漫的录取通知书”。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记者发现,这份承载着学校美好寓意的录取通知书礼盒,竟在二手平台上被高价转卖,标价从1800元到5000元不等。无独有偶,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礼盒或外壳也被挂上二手交易平台,标价从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录取通知书的设计和制作上用足了心思。录取通知书不再只是简单的报到凭证,而是成了设计感满满的文创作品,被赋予的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就像中国海洋大学的水滴形吊坠,据介绍,其中的海水由学校科考团取自南极。这份设计或许象征着高校对学生探索海洋精神的鼓励与期许,也可视为学校特色教育理念的延伸表达。

  一滴来自南极的海水,本应承载星辰大海的壮阔,没想到却在二手平台上被明码标价。学校官方已明确表示不出售该吊坠,二手平台售卖未获官方授权。其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礼盒或外壳应当也是如此。换言之,如果真有录取通知书礼盒被明码标价出售,要么来自收到该礼盒的新生,要么来自不良商家的仿冒造假。

  当教育者的匠心沦为投机者的商机时,我们不得不思考:关于录取通知书礼盒的买卖,到底是在交易什么?

  或许,交易的是某种虚幻的名校光环——仿佛拥有这份礼盒,就能跻身知识贵族的行列;又或许,交易的是对仪式感的廉价占有——无需寒窗苦读,只要支付足够的金钱,就能把别人的荣誉摆上自己的书架。但教育的真谛,从来不在那一纸通知、一枚吊坠,而在青春岁月里那些无法被定价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成长。

  从法律层面看,二手平台允许录取通知书礼盒交易难言违规。毕竟,倒卖录取通知书礼盒,与倒卖录取通知书有着本质区别。但平台放任真假难辨的录取通知书礼盒流通交易,也有打擦边球之嫌。一方面,由于官方并未授权售卖,大量出现的相关商品难保真实性,可能存在骗子制假售假,极易让消费者上当受骗。另一方面,这种高价转卖风气一旦形成,可能引发诸多不良影响,让部分学生过于关注录取通知书礼盒背后的所谓经济价值。

  录取通知书礼盒,对个人而言,具有唯一性与仪式感。其特殊性在于,它是新生与高校建立情感联结的第一份礼物,是具有个人收藏价值的纪念品。如果录取通知书沦为炫耀性消费的商品,那么大学情怀就将缩水成可交易的社交货币。

  南极海水吊坠,本意是让新生触摸地球最纯净水域的温度,感受建设海洋强国的胸怀。但当这份心意被摆上货架待价而沽时,失去的不仅是海水的澄澈,更是对知识纯粹性的敬畏。

  录取通知书礼盒承载着青春梦想与教育初心,不应被商业利益过度侵蚀。高校或可考虑加强对录取通知书相关衍生品的规范管理,告知学生此类物品的特殊意义,倡导学生珍惜;对可能出现的转卖行为,制定相应约束措施。二手交易平台也应进一步完善规则,不仅从形式上判断是否违规,更要考虑交易背后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对明显存在高价牟利且可能涉及侵权风险的行为进行必要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