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礼盒越来越“厚”?录取通知书“豪华”之风不可长
发布时间:2025-08-12 15:20:16 次浏览
近日,一高校录取通知书礼盒成了“千金难求”的稀有之物。有网友分享了中国海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礼盒,礼盒包含了一枚装着南极海水的水滴形吊坠,不少网友称其为“全网最浪漫的录取通知书”。据媒体报道,该礼盒已经出现在某二手平台上,标价1800元到5000元不等。
近年来,高校录取通知书的设计愈发华丽,从镶嵌宝石到AR技术,从立体雕刻到非遗工艺,录取通知书礼盒越来越“厚”,造价也水涨船高,甚至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量密码。录取通知书,俨然成为高校之间暗自较劲的新“战场”。
录取通知书的本质是传递录取信息,承载着入学仪式感的庄重和温度。一份别出心裁的录取通知书,能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的温暖,激发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同时,融入校史或科技元素的创意设计,亦是高校文化底蕴和科研实力的直观表达。可以说,各高校为学生精心设计录取通知书,其初衷无可厚非,“走心”的设计方向值得鼓励。
但应该思考的是,当录取通知书越来越“卷”、造价越来越高,是否有攀比炫“富”、舍本逐末之嫌?事实上,网络舆论场已经有这样的声音:高校通知书不应形式大于内容,过于豪华、过度包装不仅浪费公共资源,也遮蔽了通知书作为高校教育理念载体的本质。
一段时间以来,在教育领域和个别高校存在的浮躁之风成为社会隐忧,豪华通知书暗藏的不良导向不可小觑。少数高校对豪华录取通知书过度追捧,想以此作为营销方式吸引学生,并不可取,甚至可能向学生传递错误的价值导向,与求真务实、潜心研读的学术精神背道而驰。
录取通知书,是各高校给入校学子们的第一课,通过一封通知书传递给学生怎样的价值追求和高校风骨,体现着各学校的“内功”。高校应当清醒认识到,真正的声誉来自人才培养和学术贡献,而非一时的营销噱头,豪华通知书的流量再大,也无助于吸纳真正的人才。社会舆论也应理性看待,不盲目追捧豪华通知书。说到底,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简朴庄重,永远是录取通知书正确的打开方式。
“妈妈这里有可乐和奥利奥!”8岁男童苍山失踪55小时,救援人员播放母亲声音冒雨搜救
8月9日中午,8岁男童王一铠在云南大理苍山参加户外夏令营时走失。据媒体报道,男童来自北京,有自闭症,参加的是无家人陪同的“独立营”。大理市“8·9”搜救工作组8月10日通报称,男童身高约1.
血管堵没堵,走路就知道!云南省宣威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樊心旺2025年5月在医院微信公号刊文提醒,在散步行走几步后,感觉到胸闷气短以致不能继续行走,应考虑是否患冠心病,特别是存在血脂、血糖、血压三高的患者。
据新华社报道,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12日联合发布公告称,意大利徒步定向运动员马蒂亚·德贝托利斯在成都世运会比赛期间昏迷入院,经抢救无效于12日不幸离世,享年29岁。
8月11日,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提问:据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于去年7月在浙江省近海误入中国领海时,中方以警告射击为由至少发射了两发炮弹。中方能否证实?对此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关于去年7月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侵闯中国领海事,此前中方已阐述了有关立场。对于未经中方批准进入中国领海的外国军用船只,中方会依法依规处置。
中联重科员工联系我了,我给大家读一读 你们觉得,有道理么,我觉得,挺有道理的#摩托车 #交通事故 #中联重科
4米2女司机一人一车勇闯河北廊坊,历时3天安全抵达#货车司机 #用抖音记录卡车生活 #记录真实生活 #一人一车一世界
其中蒙某船负责制定项目价格、奖惩制度、管理和招揽技师等工作,蒙某权和杨某负责接待嫖客、管理技师出勤、记账等工作。
8岁男孩在大理苍山失踪近3日,深夜仍在搜寻 救援人员:将排成线往下找,孩子往上走概率不大
一名8岁男孩在云南大理苍山失联的消息牵动人心。据此前多家媒体报道,这名叫王某铠的男孩来自北京,参加了大理一家研学机构的夏令营。有消息称这个孩子患有自闭症。
“叔,你开个价,但是别太过分。”“5万,我可以考虑一下。”近日,一则“上海老伯街头捡拾价值28万元名牌包后向失主索要5万元”的视频引发热议。记者从上海静安警方获悉,该视频实为某自媒体为博取流量而精心策划的虚假摆拍。目前,涉案人员均已被警方依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