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石企出海”成绩单亮眼
发布时间:2025-08-01 17:11:11 次浏览
6月20日,一批价值120万元的优质石柱柑橘完成装船,启航发往俄罗斯,通过海运于7月中旬抵达下洛夫格罗德市。这标志着石柱柑橘首次打开俄罗斯市场。
据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商务委消息,今年以来,在重庆市商务委的指导帮助下,石柱县深入实施“石企出海”国际市场开拓计划,推动外贸出口“朋友圈”越扩越大。上半年,全县出口总额达3476.2万元,同比增长230.2%、增速全市第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外贸成绩单。
夏日炎炎,石柱县王场镇万亩柑橘产业园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务工群众将采摘下来的柑橘,严格按要求分拣、装箱、包装后,装车全部出口俄罗斯。
今年3月,石柱县商务委通过精准招商,成功引进以出口石柱县柑橘等农特产品为主的重庆福乐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创造了从企业落户到实现首单出口仅用3个月的“石柱速度”。
为帮助该公司快速开展业务,石柱县成立了工作专班,提供了“全周期、全流程”服务,黔江海关变身“专属顾问”赴现场开展企业特定资质备案工作,助力石柱县首批柑橘顺利出口。
据介绍,重庆福乐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本年度已与俄罗斯、泰国等市场共签订了3000万元进出口合同。根据合同约定,今年,该公司还有5批次价值600余万元的石柱柑橘将陆续发往俄罗斯。
3月12日,对中益乡华溪村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当日,重庆(石柱)华溪村黄精面业有限公司与新加坡鸿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订出口意向采购合同。随后,该乡生产的黄精面启程运往新加坡,标志着石柱黄精面实现自营出口“零的突破”。
签约仪式上,新加坡鸿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鸿蕾介绍,本次签约后,石柱的黄精面将通过走进当地展会、走进超市、在当地开展试吃等方式,进入新加坡市场。
据悉,中益乡生产的黄精面历经16道工艺、38项操作流程,具有高筋道、有弹性等优点,并且最大限度保留了黄精的药用功效,在国外市场很受欢迎。然而,在此之前,该乡的黄精面一直以“第三方收购”方式出口。
为推动黄精面实现自营出口,提升优质产品附加值,黔江海关组建工作专班,通过“一对一”服务,深入企业开展技贸服务和政策解读培训,协助企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指导企业完善资质备案,确保产品符合国外市场要求。
“第一步走进新加坡,后续我们将远赴世界更多地方。”李鸿蕾介绍,今年8月,将在新加坡、日本、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开设黄精面品鉴馆,为黄精产品进军更多海外市场“搭桥铺路”。
1月24日,重庆市水火土食品产业有限公司(下称水火土公司)首批货值1560万日元的高附加值“莼小丝”莼菜产品装车启程远赴日本,实现了石柱县莼菜产品从原材料到加工产品出口、贴牌转出口到自营出口“双突破”。
石柱县莼菜种植面积达1.4万亩,产出全球70%的莼菜,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还获无公害产品和产地认定。但长期以来,石柱莼菜长期被贴上“西湖莼菜”的标签,以原材料出口日本,自身品牌价值未被挖掘,国际市场知名度低。
莼菜、辣椒、黄连是石柱县农业“三色”产业代表。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指导下,“三色”产业双向发力,内部主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外部积极抢抓开放协作机遇。
2024年9月,“一带一路”侨商合作发展大会在重庆召开。在重庆市商务委推介支持下,通过重庆国际经贸文化促进会牵线搭桥,成功邀请日本国际产学研促进会副会长、日本株式会社AS社长于文航赴石柱实地考察,水火土公司研制的“莼小丝”高附加值即食产品,让他看到打开日本市场的希望。
同年12月23日至24日,石柱县委书记张华率团出访日本福冈县,共参加经贸交流活动9场,其中出席签约仪式3场、开展座谈会6场。于文航被石柱的诚意深深打动,最终与石柱县签订了莼菜、辣椒、黄连等农产品订单共计1亿美元,其中包含8000万美元的水火土公司“莼小丝”即食产品。
石柱县迅速组建工作专班,指导水火土公司按照每盒净含量65克、透明包装盒、全日文说明的订单要求生产产品,对企业采购、生产、包装、运输提供全流程“一对一”服务,专班30余名干部职工进厂协助包装。
得知石柱与日本签订1亿美元出口订单后,黔江海关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实施定点帮扶,“手把手”指导企业办理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相关手续,帮助企业顺利拿到出口“身份证”。
今年4月,水火土公司第二批货值3000多万日元的高附加值“莼小丝”莼菜再次走出国门,走进日本市民的餐桌。
今年以来,石柱县紧紧围绕“石企出海”国际市场开拓计划,以“三色”产品出口日本1亿美元订单为突破口,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邀请渝贸通集团、重庆海关、黔江海关等来石调研指导12次,新培育以莼菜、黄精、柑橘、阀门等产品为主的6家自营出口外贸企业,推动全县外贸出口额大幅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