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官方网站-KAIYUN畅享生活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连续两年斩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方明药业科创破局_要闻_大众网-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连续两年斩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方明药业科创破局_要闻_大众网

发布时间:2025-08-06 05:26:07        次浏览

  日前,在山东菏泽东明县的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明药业”)实验室内,总经理赵亭拿起一支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目光专注。这支治疗心力衰竭的急救药的“盐酸多巴酚丁胺合成工艺研究及工业化项目”,不久前为企业赢得“菏泽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方明药业继2024年“吡非尼酮合成工艺研究及工业化”项目之后再次斩获“菏泽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连续两年斩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方明药业科创破局_要闻_大众网(图1)

  “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背后,是这家濒临破产老厂的重生之路。而七年前,这家始建于1971年的老牌药厂——方明药业还挣扎在破产边缘。2019年,方明药业开启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六年间,企业不仅实现了从濒临破产到年销售收入超6亿元的逆转,更累计推动18个产品通过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其中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为全国首家通过评价的产品。

  盐酸多巴酚丁胺绝非普通药物。作为治疗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其生产工艺直接关系到危重患者的生存希望。然而传统工艺收率低、质量稳定性不足,长期制约着药品的临床应用。

  面对这一技术瓶颈,方明药业成立了以总经理赵亭亲自挂帅的研发领导小组。研发团队聚焦工艺痛点,针对反应分水剂筛选、结晶速率控制、盐酸浓度优化等关键环节展开系统性攻关。通过数百次实验条件的精细调整,终于突破技术瓶颈,确立了最佳生产工艺路径。

  新工艺带来的效益立竿见影。自2022年工业化应用以来,盐酸多巴酚丁胺原料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而其注射液产品更创下1.6亿元的销售业绩。随着扩产计划的推进,该项目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亿元大关。

  科技攻关,硕果累累。这只是如今方明药业科创体系中的一环。在赵亭主导下,方明药业近五年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4年研发资金达2363.33万元。目前,方明药业拥有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建有山东省小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研发团队115人,占员工总数14%。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连续两年斩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方明药业科创破局_要闻_大众网(图2)

  走进方明药业产品展厅,陈列柜中摆放着数十个药品包装盒。细心观察会发现,多个包装盒上印着醒目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标识。这正是方明药业科技转型的核心战略——通过“国家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实现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

  “2019年启动改革后,我们首批就启动了30多个药品的一致性评价项目。”赵亭指着一盒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介绍,“这个产品我们做到了全国首家通过评价,打破了外企的技术垄断。”

  此后捷报频传:2020年丙戊酸钠片全国第二家过评;2023年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等4个产品集中获批;2024年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等过评,使企业过评产品总数达到18个。更有多达20多个产品正在同步开展评价研究,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亿元。

  这些技术突破带来实实在在的市场回报。在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方明药业已有5个中标品种,显著提升市场份额。小容量注射剂年产能达位居山东省首位,距离“全球最大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商”的战略目标越来越近。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连续两年斩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方明药业科创破局_要闻_大众网(图3)

  “要过紧日子但不要过苦日子”——在2025年6月的工作会议上,赵亭提出的管理理念引发员工共鸣。面对医药行业政策调整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方明药业在成本管控与员工福祉间找到了平衡点。

  方明药业推行多项人性化管理措施:每月准时发放工资,如遇休息日提前支付;每人每月150元餐饮补贴;食堂实行非盈利模式并设置应急卡。这些细节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温度。

  最受员工欢迎的是一条“不成文规定”:下班和休息日不开会。“员工工作效率极高,幸福感爆棚。”赵亭这样描述团队状态。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带来显著成效,在行业普遍裁员降薪的环境下,方明药业承诺“不减员、不降薪”,员工凝聚力持续增强。目前企业拥有各级工程师84人,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在东明县南部工业园区,东方明医药产业园的建设如火如荼,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这个投资数亿元的产业园,承载着方明药业走向全球的梦想。

  企业的战略定位清晰明确:聚焦急救药、外用凝胶等特色型仿制药,同时发展改良型新制剂研发生产。通过构建互联网+、学术推广和药学服务等增值服务体系,形成多元化创新发展模式。

  完善的产业链布局是方明药业的核心优势。从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生产,再到机制健全销售网络,企业已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目前,方明药业共拥有141个产品,其中国药准字号药品文号130个。在产能上,年可生产小容量注射剂12亿支,片剂10亿片,胶囊5亿粒,软膏1000万管,原料药100吨,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2024年,方明药业被写入菏泽市政府工作报告,被确立为壮大化学药物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从实验室技术突破到产业化落地,从质量把控到市场开拓,赵亭带领方明药业构建了一条环环相扣的价值链,人们看到的不只是18个过评药品的技术实力,更是将按时发工资写入章程、让员工“幸福感爆棚”的温度。

  “做全球最大的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商”——这个愿景正从蓝图变为现实,方明药业——一家老牌山东药企的科创蝶变,已然在齐鲁大地上生动上演。